民俗人物雕塑帶你回味歷史生活
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發展中,民俗文化所占據的地位,可還是有人認為,民俗文化是很膚淺的,很表象化的,這個明顯是個誤區。誠然,民俗文化有膚淺甚至愚昧的一面,但是更多的仍然是百姓生活智慧的結晶?,F在我們在一些景區或者步行街,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民俗人物雕塑,在做著各式各樣的事情。
由于民俗文化是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模式,而且具有世代世襲的穩定性,是一個民族深層文化積淀產物。所以民俗文化的約定俗成,具有很強的遵從要求和價值規定性,同時又外化為一種行為規范,從思想上給人以某種制約和塑造,被人稱為"不成文的習慣法"。從這一意義上看,民俗文化對社會具有一種整合、凝聚與規范功能,可以是社會有效排除干擾,保護文化特色,產生重要的社會控制作用。
每一樣民俗,都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獨具地方特色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符號。新媒體和大數據時代,要傳承和發展好傳統民俗文化,就要以創意為引領,在原汁原味呈現民俗的同時,更緊密地與現代藝術有機結合,打造更多符合現代人審美與志趣的多元文化產品,從而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可以說,融合、創新是民俗的未來,必須扛起這份文化責任。一方面要深度挖掘和整理民俗資源,通過多媒體包裝、多形式培訓,讓民俗傳承發展后繼有人、代代相傳。除了依托相關外,還需要加注資金的投入、科技的力量;另一方面要利用重大節日,通過舉辦各種展演活動,推動民俗進校園和進村入戶,使民間藝人的藝術得以充分展現,讓更多的人在關注、學習和傳承中體驗生活的情趣、擁抱青春的氣息。倘若在商旅、文化、城建中加入民俗元素,通過重新演繹的方式,把這些文化常態化展示,那就更能增加產業厚度和文化高度了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